- 李田田;叶阿忠;
首先依据五大内涵特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测度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然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实证考察了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关联网络格局显现,其网络通达性和稳定性较强,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仍未达到最佳空间关联状态,网络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苏州、上海、南京、无锡、常州、长沙、杭州等城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关联网络划分为“净溢出”“双向溢出”“净受益”和“经纪人”四大板块,各板块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3)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是内生结构、节点属性和外生网络共同驱动的结果。互惠性、集聚性等内生结构有助于促进现代化网络的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马太效应和经济规模的异配效应是现代化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地理邻近、制度邻近、文化邻近和认知邻近则是现代化网络形成的重要外生驱动力。
2025年09期 v.40;No.300 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银银;张永庆;郑苏江;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新兴创新范式,对提升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与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字创新主体—数字创新资源—数字创新环境”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驱动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多种联动组态路径。研究表明:(1)引致区域高绿色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有4条,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平台—设施驱动的多主体协同”模式、“制度引导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平台—知识驱动的基础设施支撑”模式。(2)平台资源、数字基础设施环境、知识创造者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贡献更显著,影响占比位于前三。(3)无论是否划分区域差异,平台资源始终是驱动高绿色创新绩效路径中的重要存在条件。同时,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空间差异性显著,东中部地区的路径以平台资源、数字基础设施环境、知识创造者为核心,而西部地区则突出制度支持者的导向作用。研究结果为构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区域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2025年09期 v.40;No.300 9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健;赵华平;陈龙;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并列的第五大关键生产要素,如何发挥数据要素的绿色创新作用成为亟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交易成本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与竞争逃离假说,剖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理论机制,并以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能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加剧市场竞争两条路径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小规模企业、重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绿色创新效率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政府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政策指向。
2025年09期 v.40;No.300 10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1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思喆;向翼;
在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环境责任与竞争优势协调统一的重要路径,受到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高管行为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从高层梯队理论与高管注意力视角出发,聚焦高管团队的创业导向,探究其如何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并分析其中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基于2017—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交互项与分组回归分别检验调节效应与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团队创业导向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行业资本密集度对该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即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创业导向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减弱;(3)市场丰腴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资源环境宽松的市场条件下,该正向效应更为显著;(4)异质性分析显示,该作用在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为强烈。研究拓展了高管行为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理论体系,从注意力配置视角出发,深化了对绿色转型的研究。实践层面建议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结合行业资本结构和市场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发挥高管团队的创业导向作用,并结合外部环境特征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共进。
2025年09期 v.40;No.300 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